
1、原材料 水泥:采用42.5普通硅酸鹽水泥。應有出廠合格證、檢測報告及到達現場后隨機見證取樣送檢報告,當出廠超過三個月或已經受潮的水泥,應按試驗結果使用。
砂:中砂,平均粒徑為0.35~0.5mm,使用前過5mm孔徑的篩子。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。
2、配合比 內外甩漿:1:2.5~3水泥砂漿,加入適當比例建筑膠,如107膠等。
內外抹灰: 1: 3水泥砂漿,分兩層抹灰,護角用1:2水泥砂漿。
3、砂漿性能 抹灰砂漿的強度等級:M5、M7.5、M5。(按圖紙設計要求)
抹灰砂漿的性能:流動性、保水性、抗滲性、粘接強度。
嚴禁添加外加劑(如砂漿王等)。
4、存放時間 現場拌制的水泥砂漿應在拌合后3h內用完,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,應在2h內用完。對摻有緩凝劑的砂漿,其使用時間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。
當在開放時間內出現沁水現象時應采用機械攪拌,重新攪拌。
5、不同結構面處理 不同材料交接處增加鋼絲網片,每側不小于150mm。
6、基層處理 先將混凝土構件、門窗過梁, 圈梁等表面凸出部分鑿平。
砼有蜂窩、麻面、露筋、先行修補,把外露的鋼筋頭和鐵線剔除掉。腳手眼、窗臺磚、內隔墻與樓板、梁底等處應堵嚴實和補砌整齊。
混凝上結構表面、磚墻表面應在抹灰前一天澆水濕透。
7、抹灰前技術交底 抹灰前先熟悉圖紙,了解各建筑部位構造要求;
主管工程師制定技術交底內容;
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及班組操作人員現場培訓及技術交底。
上一篇: 新型保溫材料簡介
下一篇: 外墻保溫釘的構成和相關知識